《2024季後賽》-劍與盾共存才能發揮騎士的戰力 - NBA - 籃球 | 運動視界 Sports Vision

→ Оригинал (без защиты от корпорастов) |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из статьи: [1] [2] [3] [4]

在克里夫蘭主場連續在拉鋸戰中咬住領先,帶住二比零局數領先的騎士隊本該有著高昂的士氣,但在Game3回到奧蘭多魔術的主場卻遭遇38分大敗,不但一挫銳氣更讓人想起上季首輪面對尼克時手足無措的畫面⋯⋯

騎士之所以能夠率先建立起二比零的絕對局數領先優勢,無疑歸功於他們優秀的防守執行力,魔術前兩戰分別只取得83分和86分,總命中率為32.6%和36.3%,當中最關鍵正是魔術貧弱的外圍投射能力,前兩戰合共三分球命中率為慘烈的23.6%。

貧弱的投射能力不但影響到魔術的得分轉換率,更是讓騎士的防守佈陣輕鬆多了,即使騎士有意以Hedge & Recover去讓更適合的人選黏在對方的主力得分手Paolo Banchero身上,但其實他們並沒有特別介意非直接得分機會的錯位防守,甚至Jarrett Allen不時會去對位到鋒線甚至後衛。

只不過這並不代表騎士的單兵防守像塞爾提克一樣具身材優勢、能應付大量換位防守的回合,只是騎士果斷地把團隊防守資源都壓在二線防守上,帳面上的抄截數據固然也重要,但數據外密不透風的二線防守能對所有切入作出干擾,讓持球者的攻擊變得更猶疑更遲緩才是這種防守的最大效益。

至於因防線內縮而漏掉的外圍空檔騎士傾向靠輪轉補回來,雖然策略本來的罩門和騎士球員有限的機體都令輪轉很難太到位,但騎士堅持封鎖切入路徑的意念卻把危機轉化為轉機。前面提及到Allen偶然會守到外圍,但只要洞察到持球者有攻擊籃框的意願,Allen會立即棄守外圍空檔回頭保護禁區,這種情況在對位到Jonathan Issac時尤其明顯,種種因素下魔術每場都會擁有大量的空檔投射機會,但在這情況下卻未能繳出理想的把握度,騎士的防守策略就為他們搶下兩場勝利。

.

然而到了第三戰騎士的防守就受到懲罰,魔術不但變陣把Wendell Carter Jr重新拉回先發賦予了更多的空間,全場三分球更是37投13中(35.1%),即使騎士的防守主軸仍然在於保護禁區,但被投進的壓力逐漸加大還是讓球員的執行力下降。

要知道魔術切到禁區後的身體素質是能對騎士造成傷害的,首戰Paolo Banchero和Franz Wagner也不缺在免責區頂開對位放籃的回合,只是在運球突破還缺少了些火候下,兩人仍未能承擔起狹窄空間下的突破得分責任。

而在本場空間問題稍為得到舒緩下,Banchero剛好回穩的手感就助他以5成命中率砍下31分,且遠投近切兼具(4顆三分),完全把身材有限的騎士暴打一圈,更寬廣的空間還讓Banchero搶下7個進攻籃板,為魔術創造大量的二次出手機會,完全掌握節奏讓騎士吞下一場苦敗。

.

對於騎士來說,本場魔術的進攻完全不把他們的防守策略放在眼內,只不過 比起防守,騎士真正需要修正的可能該是進攻端的低迷。

.

這三戰騎士的得分效率其實也並不理想,在魔術POA嚴加壓迫的第一線防守下,Darius Garland和Donovan Mitchell的啟動空間都有被壓縮,過往能透過一些簡單的Horns action或Chicago action創造出的空間也不再廣闊,而且在持續受壓迫又沒有人分擔持球責任下,雙衛的體力消耗會來得更快,也導致首兩戰在上半場都建立起雙位數領先優勢,卻都在下半場被反打一波高潮追分。

雖然論空間和節奏騎士其實更勝一籌,雙衛的投射威脅和Allen的跟進吃餅、籃板能力都在牽引著Rim Protector,繼而讓擋拆防守者陷入兩難,Allen前兩戰場均16分19籃板,甚至G2奪下9個進攻籃板,協助打出18比9的二次得分優勢,為騎士賺回一點分數。

不過騎士其實與魔術一樣存有接應點威脅不足的問題,雖說騎士的投射難度比起魔術來得高,但本場過後騎士的場均三分命中率已經跌到聯盟最低的27.2%,這無疑對於騎士的得分構成嚴重的影響,Max Strus是名戰術價值高的射手,但三戰下來只有14.3% 三分命中率,例行賽三分球命中率37.6%的Georges Niang現時更是共10投1中,也很常地做多餘的運球和突然出手破壞節奏,某程度上Niang的存在讓騎士在進攻端是4打5般。更何況主將Evan Mobley還未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進攻定位。